第170章 禅者之风(3)-《落难情缘》
第(2/3)页
江河淮汉,皆为流水;禅客相逢,何劳一问。
小舟顺流而下。这一叶扁舟,原来不知来自哪里,现在也不知驶向何方……
法达说:“老人家,耽误你捕鱼了。”
渔翁尚未回答,玄悟却说:“捕鱼还能耽误么?渔翁不是农民,庄稼顺应季节,农时不等闲人。而捕鱼,频频撒网,不见得大有收获;鱼群到来,一网尽可满载。”
渔翁频频点头:“老汉要的就是这营生的自由自在、飘逸闲散。一舟一槁,独来独往,眼闲心静,水清天宽。”
“好一个世外高人!好一个禅者境界。”玄悟击节叫好,“那么,我们就顺江而下一千里,到烟波浩淼的鄱阳湖去!”
渔翁说:“小溪通大江,大江连大海。我们到长江,到东海去!”
所谓兴起而发,兴尽而止。他们既没有到达鄱阳湖,更没有去大海,而是在顺水行舟四百里之后,在吉州附近弃舟登岸。因为,赣江右岸的青原山,是大师兄行思住持的道场。然而,登上青原山,来到静居寺方丈前,法达却不进门,而是将大师兄从未见过的玄悟单独推了进去。
禅者心意相通。他的意思,玄悟当然明白。因此,他也不说明身份,而是按照行脚禅僧拜山的规矩行礼之后,才问道:“如何是佛法大意?”这一问,看似平淡,却绵里藏针,稍一拿捏,便会扎手。因为,佛法大义,岂能用语言说明?所谓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,即是因此。
但明明不能用语言讲说明白,禅师还必须要说,不然的话,学僧如何能受到启发而契入禅机?因此,禅师的修行、见地、功夫,是否明见本心、彻悟自性,尽在这一言半句之中。
“吉州的米是什么价?”行思出其不意地问。
吉州,是来青原山的必经之地,但吉州的米价,与佛法大意有什么关系?更奇怪的是,闻听此言,门里面的玄悟与门外边的法达都哈哈大笑,恭恭敬敬向大师兄磕头顶礼。
原来,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禅,却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。庐陵米价,虽然是个普普通通、平平常常的生活问题,但关系到庐陵附近所有的人。而这生活中最基本的事物,恰恰蕴含着禅的法要。你全心全意、专心致志品味生活的真谛,就能修行佛法。所以,一句“吉州米价”,可谓鞭辟入里且不露痕迹,自然而然地表明了禅的精髓——吃饭穿衣是禅,拉屎撒尿是禅,清风明月是禅,劳动工作是禅。最朴素的常理,就是禅的真理。饥则吃饭困则眠,夏向凉荫冬向火。只要你遵循自然规律,顺应自然法则,你就会体验到禅的微妙。
从青原山下来,两位“玄”禅师在匡庐畅游一番之后,在山下告别。法达目送着玄悟渐渐走远,他的身影与苍莽原野融为一体……原野里,白云中,忽然回响起玄悟的吟诵之声:
君不见,绝学无为闲道人,不除妄想不求真。无明实性即佛性,幻化空身即法身。……游江海,涉山川,寻师访道为参禅。自从认得天山路,了知生死不相关……一性圆通一切性,一法遍含一切法。一月普现一切水,一切水月一月摄……
这首《证道歌》,在山川大地久久回荡。
法达禅杖之端,挑着天山明月;斗笠边沿,缭绕庐山烟霞;行囊之中,裹藏江淮波浪;草鞋之下,染着中原香花……
他渡长江,涉淮水,跨黄河,来到了河北境内。因为他听说,师兄志远的踪迹,在燕赵大地上出现了。还有,这里是张少飞的祖籍,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,行进在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”的苍莽燕赵,该是一种怎样壮阔的情怀!
一日,他在路过一座山脚下时,看到许多百姓冲着半山腰上的一个岩洞遥遥跪拜,便好奇地询问。当地百姓充满敬意地说那岩洞里有一位神奇的高僧在静修。
人们见法达不大相信,七嘴八舌告诉他:“那智隍禅师与誉满全国的神秀大师是同门,都是五祖弘忍亲自传授了禅要的子。”
“自从他老人家在黄梅得法之后,就回到了这个山洞,已经整整静修了二十多年。”
“他每次入定,少则十天八天,多则一个月。据说,有一次,山雀都在他的身上做了窝……”
“……”
法达还是大摇其头,因为甚深禅定是禅修的功夫,是形式,而不是禅的内容。他来到山洞中,看到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和尚——智隍禅师,静静坐在那里。
第(2/3)页